土豆阅读>都市小说>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>第四百四十三章.赵家兵马
  昨天李如海、李彤云出去打探消息的时候,赵军也没闲着,他到西山屯、靠山屯传信,让两屯子的青壮劳动力今天按照时间约定,都在屯里集合。到时候赵军过来,用解放车将这些人送去新楞场。

  当赵军快到西山屯外的时候,就见前面一辆挎斗子栽栽悠悠的。

  永安屯那边路况还不错,西山屯这边就一言难尽了。

  感觉后面来车了,挎斗子紧忙靠边让路。当坐挎斗里那人回头时,被吉普车里的赵军看个正着。

  “哎?宝玉!”赵军抬手示意,李宝玉紧忙按了两声喇叭,然后把车停住。

  “快,快,叫住他。”赵军催促,李宝玉又按了两声喇叭。

  赵军紧忙推开车窗,问道:“金宝兄弟,你干啥去呀?”

  挎斗子上载的两人都是驻场派出所的,开挎斗那人,赵军不知道他叫啥名。但坐在挎斗里头那人,是赵军二查王久盛窝棚时,和他相处过一段时间的杨金宝。

  眼下两起命案惊永安,驻场派出所、林场保卫组都在全力破案。此时这俩警员出现在西山屯外,赵军还以为西山屯跟案子产生了关联。

  “哎呦,军哥!”看到赵军,杨金宝一脸诧异地道:“我们上这屯子调查点情况,你们这是干啥去?”

  听杨金宝这话,赵军推门下车,问杨金宝道:“兄弟,怎么地?胡瘸子跑这屯子来啦?”

  “嗯?”杨金宝一怔,随即笑道:“没有,军哥,不是那案子。”

  赵军一时间没缓过神,就见杨金宝笑着说道:“我们派出所也不光办那一个案子啊,我们来,是为了别的事儿。”

  “别的事儿?”听他这话,赵军下意识地往西山屯方向看了一眼,然后问杨金宝说:“啥事儿啊,我能问问吗?”

  “那有啥不能的。”杨金宝先是笑了一下,可等到说事的时候,杨金宝却是一脸严肃,道:“他们这屯子有人嗑药。”

  “啥?啥玩意儿?”赵军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
  看赵军停车,后面的解臣也把解放车停下,他们打开车窗听赵军和杨金宝说话。

 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,解臣一脸跃跃欲试地问道:“嗑耗子药啦?”

  杨金宝看了解臣一眼,然后很严肃地道:“不是耗子药,是去痛片。”

  “去痛片?”赵军皱眉问道:“这还至于折腾你们一趟?”

  这年头,土霉素、感冒通都少见,在农村、林区,最常见的药就是去痛片。

  这药可以说是乡间神药,不管哪里疼,吃上都好使。感冒、拉肚子,吃它也管用。甚至干活、赶路累了,或是身上没劲了,整两片塞嘴里,没一会儿就精神了。

  因为成分的问题,这玩意总吃是有瘾,在农村有些老头儿、老太太常年兜里都揣着去痛片。跟人唠嗑、看牌,随时就拿出一片塞嘴了。

  而只要有一个人带头,周围的老头儿、老太太就纷纷掏药。要有一摸兜发现自己没带药的,就管旁边的人要两片。

  但这年头没有管这个的,因为这年头的农村自家小园里,还有明目张胆种烟葫芦的呢。这个都没人管,还能管吃去痛片吗?

  面对赵军的疑问,杨金宝很严肃地说:“早晨县里把电话打过来了,说昨天有两口子,到大药房一张嘴就是一千联去痛片。”

  赵军:“……”

  一联去痛片有一百片,一千联就十万片,难怪都惊动了县GA局。

  这时,杨金宝又道:“药店说没有那么些,他两口子又要八百联。人家说八百也没有,他俩又要五百。”

  “呵呵……”赵军几人被杨金宝的话逗笑了,而杨金宝继续说道:“最后他俩拿四百联走的,完了人家问他们家是哪儿的,他们说是永安林场西山屯的,姓吴,叫……”

  “不是吴。”听到此处,赵军纠正杨金宝道:“姓武,武功的武,叫武大林。”

  “对,对!”开挎斗子的警员附和赵军两句,然后问赵军说:“赵组长,你认识这人啊?”

  赵军点头一笑,道:“下回西山屯再有啥事儿,你打电话就行了。”

  “他们有电话吗?”杨金宝二人一头雾水,道:“他们不氓流子吗?”

  “现在不是了。”赵军笑着对二人道:“这麻烦你们跑一趟了,他们买药吧,是给集体买的。”

  赵军话音落下,旁边的李如海插嘴道:“我大娘让的。”

  “你大娘?”杨金宝二人惊讶地看向李如海,赵军紧忙拦过话茬,道:“就是我妈。”

  “你妈?”杨金宝惊呼一声,但感觉这话像骂人,连忙补充问赵军道:“你妈怎么还跟他们掺和呢?”

  “我妈是他们屯长。”赵军这么说,杨金宝他们就更迷糊了。你妈一个永安屯的老娘们儿,跑到西山屯去当屯长,这咋听着就像开玩笑呢。

  “那个吧……咱林场春运不马上就开始了嘛。”赵军给杨金宝他们解释说:“西山屯能出力的,今天都要上山了。等车皮一到,他们就开始装卸。出大力,就得常备着点儿去痛片,那个武大林他们两口子吧,买那些药是他们大伙分的。”

  赵军这番话,前半部分没毛病,而后半部分就有水分了。

  就赵家搬家那天,赶上武大林去赵家卖灰皮、狐狸皮。

  看赵家搬家呢,武大林连皮子都不卖了,贼卖力地帮赵家搬东西。看赵家什么东西沉,他就搬啥。

  而且说话的时候,武大林言语之间时刻表露着为王屯长效死的决心。

  这给王美兰感动坏了,王美兰要留他吃饭,武大林死活不干、执意要走。

  王美兰没办法,便塞给武大林两盒石林烟、两瓶西凤酒,这给赵有财气坏了,一个劲儿地念叨,这两样东西够雇八个人了。

  两口子在意的点不一样,王美兰在送武大林出门地时候,问起了武大林家开小卖店的事。

  原来王美兰许诺,要借钱武大林,还要将王富介绍给他。

  但武大林两口子挺要强,他们在屯子借够了钱,然后联系上了张利福。他们给张利福钱,让张利福赶着牛车帮他们下山进货。

  王美兰听完,就给武大林出了个挣钱招。就是在他们进货的时候,顺路买一些去痛片,然后让武大林带到山上。

  等一开工,工人吃苦受累,但也有了工资。到那时候,这些去痛片就有销路了。八分一联卖的去痛片,卖八毛钱都有人要。

  但王美兰告诉武大林不能那么黑,一联卖个两毛钱就顶天了。

  王美兰教武大林挣钱的时候,赵军没在家。但等晚上小两口唠嗑的时候,马玲把这当新鲜事跟赵军说了。

  得亏赵军知道了,要不然还没法帮武大林挡这一道呢。

  “啊……”听赵军这些话,杨金宝二人对视一眼,然后由杨金宝对赵军说:“军哥,这得需要你家我婶儿给写个条,完了我们拿着回去好交差。”

  “那你们上我家找我妈去吧。”赵军道:“屯长大印搁她手呢,她写完不还得盖个章么。”

  赵军这话没有毛病,但杨金宝二人就感觉怪怪的。

  但既然赵军这么说了,他们就没有再找武大林的必要了。

  送走了他们二人,赵军几人重新上车,然后驶入西山屯,一路开到屯中心空地,也就是昔日王美兰当选屯长的地方。

  这年头的人都守时,如果说他们八点集合,不少人七点就到这儿了。

  当车开过来的时候,西山屯所有劳动力都已在此等候多时。

  这里说的劳动力,不只是年轻人、中年人,就见张兴隆这六十岁老头子、十六七的小年轻也背着包袱在此等候。

  赵军下车看了眼人群,并没多说什么。在农村、林区,没有养老一说,能下得了炕,就得干活。

  这些人都一个屯子的,一起出去干活,互相总能有个照应。如果岁数大的干不动,到时候也就回来了。

  西山屯五十五户,一共出来了八十二个劳动力。这些人除了武大林扛着两个大包,其他人都没什么行李。

  毕竟这屯子刚吃饱饭还没几天了,他们一人就是身上这一身衣服。

  可这八十二人里,有五十人都背着气枪。

  虽然过了冬天,打灰皮的难度增加了十倍不止,但西山屯人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,他们赚钱改变自家生活的心永远是那么的火热。

  他们背枪上山,是要在休息时间进山打猎。虽然难打,但多花些工夫总能打到。

  佟友丰作为西山屯首富,持有16号猎枪的他,并不参与这次集体务工。用他的话说,屯长、会计都不在,民调主任又走了,他这个民兵队长必须留下主持大局。

  此时民调主任张兴隆走到赵军面前,道:“大少爷,你拉我们上趟铁匠炉呗。”

  自从知道王美兰对他不满以后,张兴隆对王美兰和赵军的态度恭敬了许多,也跟着其他人叫赵军“大少爷”了。

  “嗯?”赵军一怔,就听张兴隆说:“我们一家订了把侵刀。”

  以前的西山屯是困难,有一些人家甚至都没有菜刀。

  自从傍上赵家,西山屯家家户户都有了收入,一些生活的必需品都添置上了。

  但刀斧这些东西,也没几家有富裕的。如果把刀拿上山,家里就没用的了。

  所以这帮人一商量,干脆到铁匠炉定制了六十把侵刀。

  接到这大单的时候,铁匠炉的两个老头都懵了。

  铁匠炉离这里也不远,赵军当即招呼这些人上车,直奔铁匠炉而去。

  十分钟后,吉普车、解放车停在铁匠炉外,解放车的西山屯人呼呼啦啦的,一多半人都下了车。

  没两分钟,一个个又都从铁匠炉出来,边走边往身后别刀。

  他们订刀的时候,还订了配套的刀库。

  “大少爷。”武大林一脸笑容地来到吉普车旁,对车里的赵军道:“你看我们像跑山的不?”

  “像,太像样了。”赵军笑着应了一声,然后推开车门,下车拍了拍手。在将众人目光吸引过来后,赵军说道:“干装卸那活儿可辛苦了,不像你们想象那么简单。

  咱就想吧,那大原木都上千斤,一干干一天,收工了啥也不想干,有的时候累的饭都不想吃。”

  “没事儿,大少爷。”这时,张兴隆凑过来说道:“我们这些人,别的吃不起,就能吃辛苦!

  晚上收工回窝棚就睡,第二天早晨早点起来,正好等过些日子,天亮的还早。他们赶吃早饭之前,就上林子溜达一趟了呗。”

  听张兴隆这话,再看他不背枪、不别刀的,赵军都想怼他两句了。这老头子挺大岁数了还爱歘尖,他也不跑山,纯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。

  但考虑到张兴隆这么大岁数了,赵军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。

  众人上车,直奔山场。在两辆车开走后,铁匠炉房后走出两人。

  这两人都是庞家帮的参丁,经那天一场恶战,此时两人脸颊、眼角、嘴角多少还都带着些红肿。

  望着解放车车尾扬起的尘土,一人对同伴道:“回去可得告诉把头,说啥也不能再跟老赵家整了。你看那帮人,还特么配上刀了。”

  “唉呀!不用跟把头说呀,上回让打那逼样儿,你让他整,他都不整了。”

  赵军到靠山屯,南北靠山屯一共凑出来三十人。

  不是靠山屯没人,而是他们住这个地方,限制他们不能像西山屯一样,把所有精壮都派出去。

  一百一十多号人都站在解放车上,看着人头攒动,李宝玉激动地对赵军道:“哥哥,这都是咱的兵马呀!”

  “军哥!”这时,解臣插嘴道:“咱把这些人送到楞场,咱那猪场也该干起来了吧?”

  “嗯!”赵军点头,道:“这都三月末了,再有十来天、二十天,咱就上山找猪窝,抓小花了棒子!”

  说着,赵军看向远处大顶子高连天云的山尖,道:“咱这一年整好了,一百万不在话下呀!”

  “大哥。”赵军话音落下,就见李如海笑着对他说道:“在你跟我大娘的领导下,咱们一定能实现目标!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